中国九三阅兵,这一次又会卖多少中国的武器?
阅兵从来都是展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同样也是对外展示先进武器装备的机会,这次中国的九三阅兵之后,我相信会有一些国家想要购买中国的武器装备。
阅兵从来都是展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同样也是对外展示先进武器装备的机会,这次中国的九三阅兵之后,我相信会有一些国家想要购买中国的武器装备。
报道称,默茨在法国总统马克龙位于蓝岸布雷冈松堡的避暑官邸与他会面前对媒体作上述表态,这两位领导人正在讨论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外交努力。默茨说:“鉴于泽连斯基总统和普京总统显然不会举行会晤,我们今天必须再次讨论这个问题。”
最近这场俄乌战争真是一天比一天乱。阿拉斯加那场峰会刚结束,媒体天天喊“历史性突破”,结果谈了几天,普京、泽连斯基、特朗普那边都没松口。美国嚷嚷着制裁俄罗斯,欧盟嚷嚷着援助乌克兰,可俄国人该卖油卖油,乌克兰这边还是天天被炸。这场仗拖到现在,没人说得清到底谁输谁赢
8月2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面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直言,普京与泽连斯基近期没有会面的计划,原因很直接——“没有议程”。另一边,泽连斯基喊话说自己“随时准备”见普京,却把推进不动的锅甩给莫斯科,指责俄军密集空袭、无意和谈。更戏剧的是,特朗普前脚在阿拉斯加会见普京
普京作为当前国际社会的风云人物,可以说一言一行都受全球关注。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出国访问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此次普京访华却打破以往常规,以极高的规格来访,并且时间长达4天,透露出了不寻常的信号。
眼瞅着九月三日越来越近,我国已经在紧锣密鼓筹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活动,这本是件心里热乎乎的事儿,毕竟那段历史是我们民族用血肉筑成的脊梁。可没想到,日本政府这时候跳出来,通过外交渠道劝各国领导人别参军。
8月28日,中方宣布,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
国际上,有些小国的声音总爱搅局,却往往暴露自家底气不足。立陶宛的前总统又发话了,直指俄罗斯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玩拖延战术,还说俄罗斯的核武器如今威慑力大不如前。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即将上演一场震撼全球的盛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云集,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齐齐亮相,引发外媒热议,纷纷惊呼“史无前例”“里程碑式盛会”!这不仅是一场
美媒披露,特朗普政府向乌克兰特批3350枚“增程打击弹药(ERAM)”,价值8.5亿美元,预计6周内交付。这批导弹一旦到位,将显著提升乌军远程打击能力,俄罗斯本土安全压力骤增。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即将上演一场震撼全球的盛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云集,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齐齐亮相,引发外媒热议,纷纷惊呼“史无前例”“里程碑式盛会”!这不仅是一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7日晚在视频讲话中说,乌克兰和美国代表团29日将在美国纽约举行会晤。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的长期安全有赖于与美国的关系”。他希望在武器供应和无人机联合生产方面与美国迅速达成协议。乌克兰还在努力与美国达成武器相关供应协议,可以说在谈判的同时始
8月28日,中国对外公布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国元首和首脑名单,一共有26国元首将出席,其中就包括重量级人物普京和金正恩。与此同时,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在当地时间27日对外公布了普京的访华行程。
在一系列外交活动陷入停滞之际,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指责西方国家正试图“阻挠”旨在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和平谈判。
乌克兰是俄罗斯现在的对手,可不管怎么说,乌克兰对于俄罗斯不会造成致命的威胁,因为乌克兰没有那个实力。
伦敦——在北约东部边缘,波罗的海国家的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自己比西方盟友更清楚来自莫斯科的威胁,俄罗斯和苏联占领的集体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民族叙事中。
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用 “史无前例” 形容普京即将开启的访华行程时,外界瞬间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8 月 28 日,佩斯科夫明确官宣:普京不仅会出席 8 月 31 日至 9 月 1 日在天津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还将应邀参加 9 月 3 日北京的抗战胜
特朗普和万斯一前一后发声,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乌克兰这摊子,美国不想再管了。
尽管许多目标在飞行中被击落,但629 个空中目标对于任何防空系统来说都太多了,不幸的是,这种饱和防御策略有一定道理。莫斯科现在每 24 小时生产 500 架 Shahed 无人机。目标是到今年年底生产 1,000 架,以便袭击越来越致命。
今日,九三阅兵外宾名单公布,除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外,中亚五国领导人的出席十分醒目。中亚地区与中国西北毗邻,既是中国与亚欧大陆腹地联系的陆上通道,又关涉中国的国家安全。然而,与其重要性不相匹配的是,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学术界,对中亚的认知都还停